成語世界安樂窩
寶姐姐讀了前文來了句話:
時移勢易! 很多好廚師走了,經濟差了...要求也要隨之下降。
寫文章要讀者100%明白很重要,C經的文章卻是祇希望讀者80%明白之餘,也可聽到一些弦外之音(20%) ,而這些文外的思辨是必須由讀者自我完成的,姑勿論是那一個方向!别人讀你的文章而沒有跟住你想的角度去思辨,是不理想和有點令人失望的!
C經寫食是寫味道,最早標題是「味道的軌跡」!是個人在味道感覺之間的盤旋,紀錄自己是如何去探索味道和它的變化歷史!最初是有一拍攝大計:從港島沿海電車路走過的全程,找出一些年資50或更早的食店,作一系列的報導!不過10年前統計下來,已是屈指可數,難成篇章矣!
見寶姐姐的讀後(當然容易)又回到正道的思維,想多了,是受體無休食店倒閉潮嚇壞了,乃就補回幾句:
……那衹是由經營問題影响到質素的下降,要求沒辦法下「削足就履」,但消費者是可投票的,其實現在的大執笠潮就是一淘汰賽,希望可劫後重生!(媒體上竟無有關飲食業的內部問題,食店太多,美食太小!人民的「吃」成了是逆來順受的被「餵食」!
寶姐姐見「淘汰賽」三字,繼續正路的發揮:
汰弱留強是定律!
這種成語式的思維方法是太方便「不去思辨」的方法!成語世界是個安樂窩嗎?它是避世之處?!急急的就當頭給寶姐姐寫了一句:
沒有弱者,就沒有「強者」!這才是「定律」!
飲食業的崩塌,很多都歸究租金,但就無人說食物!最無理的是歸究長假期,人都去了日本或北上!也沒人去探究有多少港人已在灣區置業?!又有多少人是純吃喝玩樂,不是去做些螞蟻搬家的工作?!
大疫後的社會變異,實際上都是弱者勝的回合!兩餸三餸飯當然是弱者勝!十年八年前,街頭點心店的出現便是弱者對「尾大不掉」的茶樓酒樓的一趟偷襲,說明其已開始與社會進化脫節了!疫前本地飲食業的榮景主因並不是美食,而是自由行政策!
一巴仙的人(?)賺到全世界大部份的錢,是令他們更強嗎?還是更脆弱,答案當然係更脆弱!近日睇了齣電Mountainhead,講四位頂尖的科技界狂人富豪,搞到世界大亂,到了雪山上去渡假談生意,竟然三人合謀殺害拒被收購的對手……財富或者真的是劑慢性毒藥,人參補藥吃多了,都是不好受的?!最不好受的,當然是某超級億億富豪唔知錢如何去花好,想包下威尼斯舉行他的世紀婚禮,卻被當地的弱者抗議迫退,敗興而回!
沒有弱者,那有「強者」!這才是「定律」!
然而不幸地,強者都是弱者「造成」的!
可恨的是,弱者的「勝利」,往往是短暫的,又或者是要一次又一次無望等待 之後的短暫歡愉!奈何!
網上資料:《自由領導人民》(法文: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ople),又譯《自由引導人民》,係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多拉夸(Eugène Delacroix)喺1830年間畫嘅油畫,背景係法國七月革命。爾幅畫最早喺1831年嘅巴黎沙龍(Salon de Paris)上展出,之後被巴黎盧浮宮收藏。